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群无助的孩子们,她们不知道自己怎么啦?开始不愿意上学,整日没有精神,认为老师同学都不喜欢自己,暗暗伤心,独自流泪,直到有一天被家长们发现,在她们的胳膊上出现了很多密密麻麻的划痕,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。他们发生了非自杀性自伤行为。
什么是非自杀性自伤?
非自杀性自伤,是指患者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,采取的一系列的直接故意、反复伤害自己的身体,且不会导致死亡的行为。自伤的方式有多种,常见的有切割、烧灼、撞头、掐抠,用尖锐的东西戳自己的身体等。
好发人群
非自杀性自伤在青少年中高发,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约为14%-56%,在我国也并非少见,高发年龄在14-24岁,大概的发生率是21%左右。这正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,因此,关注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。
孩子们为什么要伤害自己呢?
当家长们问起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时,孩子们可能只是轻描淡写几句,就是心烦,就是想划,这时家长们可一定要警惕啦!切不可一味地指责、批评孩子,事情绝非这么简单,当一个孩子别无选择,或者有选择的去伤害自己的身体时,他可能已经面临着很多心理问题。
他们可能是想要释放负性的情绪问题,比如悲伤、抑郁、内疚、羞耻、绝望,还有无助等等感觉;他们可能寻找价值感和存在感;可能在表达对亲人异常行为的愤怒和失望等。
产生因素
是什么原因让本该天真浪漫的孩子们出现了问题呢?目前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:
1. 社会大环境的原因
儿童和青少年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提高,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,很多时候他们的情绪都是被压抑着的,青少年从青春期开始就被家长冠上了“叛逆期”的字样,他们有的是表达方式不对,有的是不敢表达,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心理问题。
2. 抗挫伤能力差
家长的过度“包办”和“疼爱”,导致了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差,经过一次严重的批评、打击、或是超过了自己的心理预期,便出现了心理问题。
3. 自身的心理疾病
当然,还有遗传家族史或是本身就患有心理疾病的,比如人格障碍、性格偏执、情绪不稳等因素。
4. 不健康的家庭关系
父母离异、家庭关系不和、父母过于严厉或不正确的引导方式,都会导致孩子对负面情绪不会应对,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回避,比如暴饮暴食、拒食不语、自伤自残等。
孩子发生自伤行为,我们家长该怎样做?
可采用五步干预法:
1.停:停止宣泄情绪,不抱怨、不批评。
2.看:看孩子在做什么,什么情况下有自伤行为。
3.听:听孩子的心声,让其倾诉面对的困难。
4.想:思考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义,思考我们能为孩子提供什么帮助。
5.做:找到帮助孩子缓解情绪的方法,积极寻求专家们的帮助。
身体的伤口有人看见,心理的伤口却无人理解,如果伤口可以说话,那是诉说着对生命深深的渴望,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,及早发现孩子们的心理问题,愿每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,重拾阳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