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        
    首页>医院主页>健康科普
    今天是世界预防自杀日,你知道吗?
    作者:jlsnk 发布日期:2024-09-10 栏目:健康科普

    image.png

   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数据显示,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。为预防自杀和降低自杀率,自2003年开始,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将每年9月10日确定为“世界预防自杀日”,以帮助公众了解诱发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,增强人们对不良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,预防自杀行为。 

    自杀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,给个人、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。届时,全世界各地会开展各种宣传活动、举办讲座、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,以提高人们对自杀预防的意识,鼓励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寻求帮助,同时也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创造一个支持和关爱他人的环境,减少自杀的风险因素。

    哪些是常见的可能导致自杀的疾病呢?

    1. 重度抑郁症:这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心理疾病之一。患者常常感到极度的悲伤、绝望、无助,对生活失去兴趣和乐趣,自我评价极低,活着多余,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,可萌发绝望的念头,认为结束生命是一种解脱。

    2. 双相情感障碍:患者在躁狂和抑郁状态之间交替,在严重的抑郁发作期间,自杀风险会显著增加。

    3. 精神分裂症:可能会出现幻觉、妄想等症状,导致患者的认知和情感功能严重受损,增加自杀的可能性。

    4. 焦虑症:尤其是严重的广泛性焦虑障碍、惊恐发作等,长期的焦虑可能引发绝望感,进而导致自杀念头。

    5. 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:经历过严重创伤事件的人可能患上PTSD,反复的痛苦回忆和情绪困扰可能促使其产生自杀想法。

    需要指出的是,心理疾病的表现和影响因人而异,即使患有这些疾病,也并非一定会导致自杀行为。但对于患有上述疾病的个体,及时的诊断、治疗和支持至关重要,以降低自杀的风险。

     我们如何预防自杀呢?

    1. 提高心理健康意识: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,让人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,以及如何识别心理问题的早期迹象。

    2. 促进情感表达和沟通:鼓励人们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困扰,创建一个开放和包容的交流环境。

    3.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: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联系,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。

    4. 识别高危人群:如长期患有抑郁症、精神类疾病、遭受重大挫折或失去亲人等人群,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。

    5. 提供心理援助:包括心理咨询热线、心理健康门诊等,让有需要的人能够及时获得专业帮助。

    6. 培养积极的应对策略:教导人们如何应对挫折和困难,如通过运动、冥想、放松等技巧来缓解压力。

    7. 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:例如加强对危险药品、武器等的管理。

    8.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:组织志愿者团队,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实际帮助和心理支持。

    9. 早期干预:对于有自杀倾向的人,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。

     关爱自己,要从了解自己开始,艰难时刻稳定情绪,寻求帮助,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!总之,预防自杀需要个人、家庭、社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,营造一个关爱、支持和包容的环境。如果通过自己的方式没有办法排解压力,建议求助专业心理医生进行专业处理。